我儿子的同性婚姻:华人妈妈亲述孩子的出柜经历

Chinese Mom Wang give her three advises about coming out.

Source: Supplied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一位华人妈妈的同志儿子在悉尼和伴侣终成眷属,这位妈妈讲述了孩子向自己出柜的故事,以及她从纠结挣扎到释然接受的心路历程。


华人妈妈王红秀来自中国大陆,她的孩子是男同志。在澳大利亚悉尼生活多年之后,他终于和自己的同志伴侣终成眷属,在10月19日举行婚礼。

听到儿子要结婚的消息,王妈妈也早早来到悉尼,希望能在自己孩子的婚礼上搭把手帮个忙。她现在和儿子的伴侣关系很好,计划结婚之后带他们回中国的老家串串门、认认亲。

孩子出柜,内心难以接受

然而,五年前自己的同志儿子向王妈妈出柜时,她的内心是抗拒的。“我的头一下就蒙了,感觉天塌了!这种都没听说过的事情怎么能让我遇上呢!”

王妈妈无法接受自己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她说:“儿子从小上学没让我操过心,在国内上的是好高中,出国后考上悉尼大学工程系,那么难学的专业顺利毕业,随后就考过英文四个七,拿上PR后,就把他爸和他弟弟都申请拿上了PR。这个处处给我脸上贴金的儿子,怎么会是同性恋呢?!”

王妈妈认为儿子是在国外被“带坏了”,于是她来到悉尼,心想无论如何都要把孩子“改变过来”。王妈妈和孩子进行了深入的谈话,希望他能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好让自己抬头做人。然而,孩子的性取向自然无法改变。
Two Asian men brushing their teeth
Coming out as bisexual is one thing, but learning to address your internalised racism can be confronting. Source: Getty Images
失去孩子,还是接受孩子?

大吵一架后,王妈妈把孩子赶出了家门,还说了句气话:“你去跳海吧!我没你这个丢人现眼的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

王妈妈把孩子赶出家门之后,一天一夜都联系不上,家人像疯了一样到处去找,还去曾经带自己去过的海滩边找,就怕孩子真的跳海了。整整一天一夜,王妈妈却像过了几年。

那时,王妈妈就想:“我就想到底是要一个同性恋的儿子?还是失去这个儿子?”

王妈妈说,自己找到儿子后,抱着她不敢再松手,只怕松手后就再也见不到孩子了。

回国之后,王妈妈不敢和任何人讲,觉得太丢人,还辞退了好多职务。她和孩子爸爸商量说,是不是老家祖坟出了问题,花了十万元请风水先生来帮忙,结果自然只是白花钱。

同志亲友会,认识性少数群体

王妈妈的儿子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担心王妈妈一个人在家想不开,就让他的几个同学轮流来陪伴王妈妈。其中有个同学给她介绍了中国的同志亲友会,参加了几次活动之后,逐渐认识了性少数群体,心结才慢慢打开。

随着对性少数群体的认识不断深入,王妈妈越来越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其他的同志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帮助更多的同志孩子做真正的自己,也帮助更多的家庭接受自己孩子是性少数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王妈妈也成为了很多同志孩子的“妈妈”,她说自己对同志孩子有特殊的感情,亲切地称呼每一位来找她帮忙的同志为“孩子”。遇到孩子们办活动找不到地方,就让他们来自己家;遇到有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她,王妈妈都会通过微信认真劝导、帮助他们。
Taiwan marriage equality
Same-sex activists hug outside the parliament as they celebrate the landmark decision to become the first place in Asia to legalise gay marriage. Source: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AM YEH/AFP/Getty Images)
向华人父母出柜的三点建议

王妈妈结合自己和周围朋友的经历,给性少数群体向华人父母出柜提供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出柜自己必须很坚定。王妈妈介绍说,这是一个大人和孩子较量的过程。大部分华人家长都不会接受,还会要求孩子去相亲,希望能改变孩子。当家长意识到性取向是不能改变的,才能自己改变。

第二,出柜要学习。对于父母来说,出柜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很多华人父母都不知道性少数群体是什么,如果孩子能在出柜前有一个铺垫的过程,让父母逐渐了解学习,这样出柜时才不会有太多的意外,父母更容易接受,也不会有不必要的冲突。

第三,出柜要越早越好。很多华人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计划,比如说买房、结婚,如果家长早一些知道孩子是同志,就不用白花力气和钱财给孩子找对象。而且家长在年轻的时候接受程度相对较好,等到家长年龄大了再向他们出柜,说不定还会带来健康问题。

王妈妈还想对父母说:“我们的孩子们在自我认同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过程中,已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不容易,我们作为他们的亲生父母,我们都不接受他们,不理解他们,别人能接受?能理解他们吗?”

王红秀妈妈还在澳纽彩盟 ANTRA举办的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如果读者需要帮助可拨打自杀干预热线Lifeline 13 11 14,或回拨服务1300 659 467,儿童帮助热线1800 55 1800(25岁以下)。更多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请访问

关注更多澳洲新闻,请在Facebook上关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关注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