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從華裔學者到國會議員 陳莎莉冀給政壇帶來不同觀點

新當選的Reid選區國會議員陳莎莉(Sally Sitou)是澳洲第二位華裔女性眾議員。她接受SBS中文專訪,分享了她成長故事和參選歷程,以及上任後的首要工作。

Sally Sitou and her mum

陳莎莉與母親郭美琴 Source: SBS

澳洲土生土長的陳莎莉一直為擁有華人血統「感到自豪」。其父母為老撾華裔,祖籍廣東潮陽,在越戰後於1978年來澳。

就任議員一個月後,陳莎莉和母親郭美琴在雪梨寶活(Burwood)的辦事處接受SBS普通話節目,分享她的成長故事和參選歷程,以及上任後的首要工作。

新一屆國會更多元化

在新一屆的聯邦眾議員中,亞裔比例和多元文化背景都有增強——陳莎莉便是當中一員。

在參選前曾任雪梨大學國際傳媒顧問、攻讀金融博士學位的陳莎莉,在今年大選作為工黨在Reid選區的候選人,首次競選便成功當選,奪取自由黨把持數十年的席位。
Incoming prime minister Anthony Albanese and Labor's new member for Reid, Sally Sitou soak up electoral victory in Marrickville (AAP Image/Dean Lewins)
Incoming prime minister Anthony Albanese and Labor's new member for Reid, Sally Sitou soak up electoral victory in Marrickville (AAP Image/Dean Lewins) Source: AAP
位於雪梨內西區的Reid選區是今年大選的邊緣選區之一,也是澳洲最多元化的選區之一,居民包括華裔、印度裔、韓裔、斯里蘭卡裔、意大利裔、希臘裔和中東裔等。

正如陳莎莉提到,競選期間某一天早上,她參加了在印度社區舉辦的節日活動,當晚則參加了聖帕特里克節的活動,「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日子,(各種活動)展現了選區的多元化。」

她強調國會中多元化的重要性。「不是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而是為了『多元化的從政者能為國會帶來甚麼』。」
你帶來不同的經驗和觀點,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這將使我們的國會更強大,我們的民主更強大。

澳洲萬千家庭的奮鬥縮影

當選議員,對陳莎莉而言是踏上了新的旅途。她說,博士學業要暫時放一放,她的工作需要她全力以赴。

在接受採訪時,陳莎莉多次提及「努力奮鬥」一詞,在其家庭或所接觸的社區機構和成員,「努力」是他們的生活底色,這也是萬千家庭山長水遠來到澳洲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陳莎莉很感激她的父母,「當他們來到這裡的時候,他們在工廠非常努力地工作,確保我和哥哥有很好的機會。我們上了大學,有了很好的職業。」
陈莎莉与父母、哥哥合影。
陳莎莉與父母、哥哥合影。 Source: Supplied
1978年,來澳數月後,陳莎莉的父親找到了一份工廠工作,隨後母親也開始在工廠工作。夫婦倆全職工作,讓陳莎莉和哥哥在很小的時就上托兒所。郭美琴回憶那時早出晚歸,「(早上)五點多就出門,下午四五點回到家。」

這種拼搏讓他們五年之後便在雪梨西區Cabramatta買樓,之後一直工作到退休。

這對陳莎莉影響很大。雖然父母在家沒有談論政治,但她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澳洲安居樂業、取得成功,是因為當年「工黨的一系列政策」,並不斷推動政策的實施。

「這意味著我們的家庭不用擔心醫療賬單。在教育政策方面,這意味著哥哥和我在公立學校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然後我們能夠上大學。」

「(父母)他們來到這裡時英語水平不高,沒有很強的技能,但他們找到了很好而穩定的工作,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這裡開始他們的生活。」

她認為是工黨推動了教育、醫療和就業等保障系統,令民眾受益。

理想與規劃

陳莎莉表示,她一直對政治感興趣並抱有熱誠。「如果我們能讓政府為人民做正確的事情,他們就能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

她已經加入工黨15年。在中學階段,她已經開始參加一些義工活動,大學期間更深入參與了工黨的活動。

郭美琴說:「她(陳莎莉)中學的時候非常熱心,經常去做義工……只要孩子喜歡的事情,正當的,我都會去支持他們。」

陳莎莉還提到她成長過程中老師的啟蒙和教導。「我的老師不僅在學術上教我,他們還讓我思考如何去為社會儘己所能、做出貢獻。」

「我很努力學習、很努力工作,但也必須考慮清楚我想要做甚麼,想給別人的生活帶來甚麼改變——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找一份好工作、去掙錢。我覺得我非常幸運,我的家人非常幸運。所以我怎樣才能回饋社會——這是我思考的一個問題。」
Sally Sitou with community kids
Sally Sitou with community kids Source: Supplied
2007年,陳莎莉加入了Bennelong選區工黨候選人Maxine Mckew的競選工作,組織義工,前後大概5個月。後者最終擊敗時任總理何華德(John Howard)而當選。

陳莎莉說:「我們在那場競選活動中非常努力。」

那場選舉讓她難以忘懷,她認為是「創造了歷史」。翌年,另一件事也給她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2008年,當總理陸克文向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道歉……那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刻。這是一個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歷史的時刻。我們需要團結起來,一起打造讓人們感到被包容的未來,這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國家。」

她說,這兩件事「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這個國家是多麼的美好」。

「我會帶來不同的觀點」

其實最初陳莎莉並無將從政作為她的職業規劃。她在雪梨大學工作多年,從沒想過會成為一名國會議員。

「尤其是聯邦政治,我一直認為那是為在生活中非常成功的人準備的,所以我真的無法想像自己會成為一名聯邦議員。」

但在過去幾年,她的想法開始改變。「我真正明白,像我這樣背景的人去競選聯邦議員很重要,因為我會帶來不同的觀點,對世界的不同理解。」

2021年10月,陳莎莉被選為Reid選區工黨候選人。其參選被視為是華人參與澳洲政治的重要縮影之一。
陳莎莉提起她參選的原因,是為人子女可以看到父輩們在澳定居、安居,「我想確保我們的國家能夠為人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如果你來到這裡,你努力奮鬥,你可以在這裡獲得成功。」

為人父母,她考慮到現在所發生的一切會「留給我的兒子和他這一代人一個怎樣的世界」,「他們是將要承受這一切衝擊的人」,因此她非常關注氣候變化。

作為女性,站出來參選同樣有重要意義。回顧此次競選活動,她說:「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女性來找我,說我作為候選人對她們來說意義重大——這是永遠陪伴我的東西。」

而作為移民的後代同樣如此,「我認為我的家庭故事和很多人很相似——移民的家庭——為了在澳洲取得成功,非常努力奮鬥......同樣有很多人告訴我, 有一位和他們有著相似家庭故事的人去競選聯邦議員,讓他們深受鼓舞,這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我覺得這很特別。」
陳莎莉在競選期間接受SBS訪問。
Reid 联邦选区工党候选人陈莎莉(Sally Sitou) Source: SBS
此外,教育、養老、老年護理以及醫療都是她所關注的領域。「我希望確保我們最終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加強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我們的老年護理行業、讓家庭能夠負擔得起托兒服務、將製造業帶回澳洲,並透過投資TAFE和大學來解決技能短缺問題。」

談到議員工作,陳莎莉表示首要任務是「確保兌現我們所做的承諾」,接下來與社區組織、學校、教會等機構見面,了解他們所關注的優先事項,幫助實現他們的目標。

關注「隱性歧視」

提及種族歧視時,陳莎莉表示:「這種情況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是一個更明顯的問題。如果你走在街上,人們會對你說一些話。而現在不那麼明顯了,人們知道不應該說某些事情。」

但是她仍然擔心「隱性歧視」的存在,例如在一些領域裡,領導層沒有很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令人欣慰的是事情在發生變化。「我認為我們的國會,我們在那裡的代表,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我們看到了更強的多樣性。我們有一位來自阿富汗的女士,有來自馬來西亞的,有我……但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忘「傳統」

雖然在澳洲出生,但陳莎莉一直為擁有華人血統「感到自豪」。

郭美琴提到,她家在老撾經商,結婚後不久當地爆發政變,便帶著年幼的兒子逃到泰國,在難民營居住六個月後得到澳洲接納,還獲政府派發物資。「我們非常感謝澳洲政府。」

由於她在老撾的小學和中學均就讀當地中文學校,從小也跟著家人保持中華傳統習慣,因此即使來澳多年,都未曾忘卻傳統節日和風俗。「所以我們很多節日都有(慶祝),像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這些傳統一直都有保留下來。」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2 June 2022 6:17pm
By Xinyu Li
Presented by Koma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