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欧投资协议对澳大利亚造成压力

中国和欧盟赶在2020年年末达成新的投资协议,此举正值美国总统大位即将交接之际。欧洲企业在中国获得更多利益的同时将会对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企业造成挤压。

Workers at a factory in China

China's economy grew slower than expected last quarter amid a trade war with the US. (AAP) Source: AAP

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商业投资协议经历了漫长的谈判过程,历时7年共35轮,它并非是中美贸易战催生的产物。

但是该协议造成的影响明显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和欧盟之间,而会蔓延至美国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和英国在内的其他坚定的盟友那里。

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中国就劳工权益、人权保护等议题坚持己见,但是就在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即将上任的前夕,中国就有关问题做出了重大让步,促成了协议成型。

而此间英国也正式脱离欧盟,达成英欧贸易协议。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存在着国际政治的动机。
EU Economy
EU Economy in trouble when US and China fighting a trade war Source: Getty Images

中欧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

中欧之间签署得是投资协定,而不是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FTA)存在本质区别。

昆士兰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姜源解释说:“贸易和投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贸易,就是一个国家的货物或者服务进口和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涉及关税及进出口类目等,广义上来讲有时会涉及到投资,但是投资并不是主要内容。 简单讲,贸易协定就是一种进出口的关系,但投资就相当于把一个国家的资本放到另外一个国家,所以说从这个从投资上更能看出来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信任程度,而贸易更多是指是一种货物或者服务的一种交易并不能很大程度体现信任程度。”

中欧投资协议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具体内容也没有公布。这一协议及其内容正式生效还需要一段时间。

协议需要送交欧盟各国议会进行审批通过,此后再提交欧洲议会审批通过。专家认为这一过程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目前已知的、对于欧洲存在巨大吸引力的内容,例如放宽中国各类产业对欧盟投资的准入、增加对促进国企补贴的透明度、平等化国企和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地位。特别是明确规定反对强制性技术转让以及致力于未来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的签署。

中欧签署协议的动机

分析普遍认为,美国、欧洲和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三极。美国GDP约为20.5万亿美元、欧盟约为15.6万亿美元,中国约14.2万亿美元。中欧之间的协议势必影响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跨大西洋关系。

就在协议签署前一周,受拜登提名、美国未来新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的苏利文(Jake Sullivan)通过推特呼吁欧盟在和中国签署协议前和美国进行协商,以取得共同立场。

显然苏利文的推特没有发挥作用。

姜源认为欧洲的动机来自于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双重考虑。

“第一,欧盟已经意识到就是中国经济实力按照购买力计算,早已全球第一大国,而且2020到2021年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品市场。中方市场的吸引力是无可置疑的。”

他说:“第二点,从最现实的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最大的外部的担心是什么?如果是在冷战期间,欧盟最大的担心是苏联势力向西扩张,直接威胁欧盟的安全,因而需要美国的帮助。而现在俄罗斯基本上经济长期不会有起色,战略更多是守势,不会对欧盟造成太大威胁。而中国和欧盟地理距离非常远,所谓的中国南海的争端,欧盟在南海没有根本军事利益。”

“欧盟的最大外部担忧是非洲和中东难民的涌入,这个对其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而有趣的是美国在这个难民涌入问题上是完全是一个制造混乱者,在中东数次发动战争之后,然后真正买单的人是欧盟。”
数年的中美贸易战似乎也让中国急于找到新的支点能够扭转战局。

尽管发动贸易战的特朗普总统即将离任,但是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未来和盟国合作围堵中国的意愿。在这个过程中,商界菁英的态度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我相信北京意识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以往所有中国与美国的摩擦当中,美国商人阶层都是要站出来缓和双边关系,但这一次中美贸易战其实美国商人的声音是微乎其微或者说鲜有发声的。这就体现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就是丢失了美国商人的心?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解释了中方在协议中让利欧盟企业从而软化欧盟未来立场的原因。”姜源说。

“中方是希望淡化拜登上台以后联合欧盟对抗中国的意图。北京希望欧盟能有一个更加独立的,自主的外交政策,共同致力建立多极化世界,这是中国和欧盟签署协议的最大动机。”

除了外部因素以外,中国也面临着内部的改革的压力。

“北京关于国企的改革和相关工人权益提升,特别是前者,本来就已经是它整个中国经济制度性改革的一部分,各种经济会议及推进的供给侧改革都反复提及国企的改革。 现在有欧盟这个外部因素更加有利于推动内部的变革,可以说是以开放促改革,符合整个中国经济改革议程的。”他说。
Australia's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Scott Morrison will look to strengthen Pacific ties after becoming caught in the US-China trade war. (AAP) Source: AAP

协议对澳大利亚造成压力

中欧之间的协议激起了美国的愤怒。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在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The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讲话时表示协议让美国“感到困惑和震惊”,而且痛批“欧盟委员会不顾(中国)恶劣的践踏人权状况而匆忙与北京合作,把遮羞布给撤掉了。”。

但是其他学者则点出了美国需要了解欧洲在想什么。

在《欧美在对华政策上协同合作的未来:中欧峰会透露了什么》中,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主任保罗·格维尔茨(Paul Gewirtz)曾表示,欧盟的做法让美国在考虑如何联欧制中的过程中要考虑欧洲的利益。

姜源表示:“欧盟这样第三方国家更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在中美之间徘徊,然后争取欧盟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选边站队,这是作为第三方最舒服的一个地位,也是最现实的考量,而且中国更愿意欧盟这么做,来促进多极化。”

中美贸易战期间,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曾反复表示过不希望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目的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如今欧盟和中国达成了历史性投资协议,但是同样表示“不选边站”的澳大利亚则陷入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姜源认为,在中美贸易战初期,中国曾期待澳大利亚能够起到缓和对美关系的作用。“北京更希望澳洲以一个第三方调停者的姿态出现。”他说,“但是在北京看来,澳大利亚在政治上选择站队(美国),意识形态挂钩过于强烈。”

同时他认为,随着欧盟企业拿到中国的优惠条款,澳大利亚企业在华投资受到“进一步挤压得可能性很大。”

“但是这个协议还需要欧盟议会通过,再实施,需要时间才能看出结果。”

关注更多澳洲新闻,请在Facebook上关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关注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


分享
Published 5 January 2021 2:52pm
Updated 5 January 2021 3:07pm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